2014/10/28
18:34

zhushican
zhushican

[seo教程]人大“网络问政”建设引关注 官员称首要解决发声问题

华龙网10月28日9时30分讯(记者 胡旭欣) 互联网技术急速发展,网络互动的地位越发显著。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言机关的人大该如何应对“网络问政”?重庆人大网络纳谏系统又是否急需一场改革?今日记者获悉,在重庆市人大制度研究年会上,《浅析人大网络问政体系的构建》一文引发会场关注。记者就人大“网络问政”问题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屠锐。屠锐指出,重庆市人大网络信息渠道建设下一步工作将以提升发布信息的可读性、提高人大的关注度为主,并有望与华龙网展开合作
市人大“网络问政”待变革

研究年会上,九龙坡区人大常委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喻春在《浅析人大网络问政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网络问政”的概念,喻春认为,除政府外,人大等国家机关、部门也应纳入“网络问政”系统。

喻春认为,就社会而言,不完善的民意渠道更易引发危机,与其在网络信息潮流中处于被动,人大更应改变思想,在确保秩序的前提下主动投身网络政治,让“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故此,人大“网络问政”构建刻不容缓。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在研讨会上指出,对网络新环境下人大制度构建问题的讨论很有现实意义,是一项可研究的创新成果。他希望各部门就《浅析人大网络问政体系的构建》一文认真研究,最终将好的方式、方法应用于实际。

网站建设先措施而行

针对“网络问政”具体措施方面,喻春提出变“发布”为“互动”、变“大会结果报道”为“常态过程式报道”、变“问政”为“办政”的发展方向,并形成网上公开“职责化”。

会后,喻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调研结果而言,“网络问政”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并非措施,而是我市各级人大网站建设“良莠不齐”的现状。喻春表示,网站建设是问政的基础,这是我们在确立走人大“网络问政”构建之路后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首要解决“发声”问题

今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负责市人大网络信息工作的屠锐。

“还处于解决‘如何发声’的阶段,要实现‘对话’比较困难。”屠锐介绍,现阶段而言,市人大网络信息传递模式距离“网络问政”还有很大距离,事实上,较“你来我往”的“双向沟通模式”,我们仍在解决如何向民众传递信息的问题。

屠锐表示,由于职能及政治地位特殊、社会影响巨大等原因,人大在信息公布的模式上往往较为审慎,媒体形象模糊、信息较为匮乏:“老百姓在报章杂志上看到的人大信息以会议新闻为主,大众对于‘人大是什么’、‘人大干什么’等基础问题可能都不太清楚。”屠锐认为,就市人大与民互动的经验而言,百姓对于人大工作的关注度低、互动欲并不高。在对人大“没兴趣”的“宣传历史遗留问题”面前,要谈“互动”还比较困难。

“两种声音”将成为突破口

屠锐指出,市人大“网络问政”现阶段探索将以实现“发好声”为主,既提高人大发布信息的可读性,从而提升人大的关注度。

在“发好声”这一问题上,屠锐赞成先建好网站,并对喻春强文中所调论的 “改变思想”表示认同,“全面呈现人大履行职能的历程,把立法过程中存在的探讨与争锋、实践监督所发现的问题等全方位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屠锐表示,通过展现人大在参政、议政上所产生的“两种声音”,百姓对人大的职能及实践工作的认知将变得立体,在了解和关注的基础上,互动的实现才有可能。

在实现网络信息发布“两种声音”方面,屠锐希望能进一步与像华龙网这样具有公信力的网络媒体展开合作,以成熟的信息渠道向大众展现真实的重庆人大。

« 上一篇下一篇 »

最近发表

Tags列表